1、判断题 从20世纪前二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来看,起最大阻碍作用的是
A.封建主义的束缚
B.帝国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妨碍
D.资金、技术的缺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的时间,20世纪前20年,这一时间发生了一战,在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衰落下来,说明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的阻力。A项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因此不能说明主要的阻力;C项是抗战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D项是自身的原因,但是在一战期间依然得到很大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两种趋势,给东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其中挑战有
①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②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调整与生产要素转移加快
③冷战的阴霾和长期存在的领土、民族、宗教等历史问题
④日益突出的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蔓延等新问题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苏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1992年两极格局崩溃符合题意,A为正确答案。而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1978年中美两国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71年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2001年中国加入WTO,由此分析排除BCD,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贾正清在《中华民国剑桥史》中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全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推动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这反映当时(?)
A.国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
B.中国没有真正融入世界市场
C.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世界
D.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经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不对,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世界?与渡过经济危机没有必然的联系;D不对,世界经济重心仍在欧美发达国家;A符合题意,经济危机爆发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措施,民族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5月福州市高三质检22题)14世纪中期,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短短的数年间,夺走了2500万条人命,约等于欧洲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们发现笃信基督并没有使他们摆脱厄运。相反,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妻儿,兄弟、姐妹、朋友接连去世的不幸事实之后,他们似乎突然顿悟:天下根本没有什么神灵保佑,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久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这说明(?)
A.历史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B.历史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干预呈现一定的无序性
C.偶然因素对历史起到了加速或者减缓的作用
D.偶然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