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唐朝建立于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唐朝建立时间的掌握,联系所学可知,建立于618年,626年是李世民登基的年代,581年是隋朝建立的年代,589年是隋朝完成统一的年代。此题答案为A。
考点: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建立时间的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些分封的诸侯强大起来,不满自己的封号,改称为“王”。这一现象始见于
A.春秋五霸
B.战国七雄
C.七国之乱
D.藩镇割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历史特征。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不满自己的封号,改称为“王”,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不难看出是开始于春秋五霸。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 察举制
| 科举制
|
依据
|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 “以文取士”
|
方式
| 长官举荐
| 自由报考
|
A.察举制强调官员的才能第一 B.科举制注重考察自然科学
C.察举制容易导致任人唯亲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是科举制度而不是察举制强调官员的才能第一,所以A.“察举制强调官员的才能第一”本身就是错误的。科举制注重考察儒家思想而不是自然科学,所以,“B.科举制注重考察自然科学”本身就是错误的。科举制有利于统治基础扩大,不是不利于统治基础扩大,所以“C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扩大”也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察举制容易导致任人唯亲,其实容易导致任人唯亲也正是察举制度的严重而又明显的弊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A.外邦人和全部居民
B.广大奴隶
C.成年男性公民
D.妇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邦公民一般祖籍本邦, 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妇女不拥有公民权, 奴隶以及外邦移民也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故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公民。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0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3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7分)
参考答案:(1)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f6分)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⑤考试成绩
其他答案。(0分)
(2)论据(4分)
答案l: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其他答案。(0分)
组织(2分)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
本题解析:(1)准确真写相关选官制度名称及选官标准。
(2)评述选用史实准确、全面;利弊兼顾;答案组织连贯、简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