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仍然是王位世袭制,并没有否定君主专制体制,更谈不上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与华盛顿辞职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有着本质的不同,华盛顿辞职并非无奈之举,而是淡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说:“历史”能供给动画片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动画片“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要求是为“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提供素材。根据所学可知借胡惟庸案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解决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三省六部制是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同样解决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因此①③不符合题意。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局面,派文臣做知州、设置通判、转运使等举措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部分恢复分封制造成七国之乱威胁了中央集权。因此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的举措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6分)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8分)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分别属于哪一类? (2分)
参考答案: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6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2分)
(2)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4分)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皇帝任命。(4分)
(3)材料二是二手史料,封泥是原始史料。(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A中“周”以及“鲁齐燕卫宋晋”可知为周朝的分封制;根据图B中“秦”以及“南海郡”等可知为秦朝的郡县制;根据图C中的“辽阳、岭北行省”可知为元朝的行省制度。分封制下尚未实现中央集权,地方诸侯王权力较大,有较强的独立性,最终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秦统一后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体现的演变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
(2)依据“世卿世禄制”、“ 统治者是贵族”、“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世代为官” 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并由所学可知:分封制主要是依据出身和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分封,诸侯在领地内有世袭的统治权。而郡县的长官一律由皇帝按其才能、品行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考生按照依据和方式作答即可。
(3)本小问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一般来说,出土文物因为是当时的人们留下的,承载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历史信息,因此封泥是原始史料,属于实证材料;后人记载是在研究了第一史料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属于第二手史料。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行省;史学研究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中的内容,诸侯如果不能如期述职的惩罚措施,可见是在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时期,没有谈及诸侯争霸活动和兼并战争,当时王室权力还很大没有衰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B.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
C.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D.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大意是凡人性都是亲近自己的亲人,因为亲近亲人所以尊敬自己的祖先,因为尊敬祖先所以敬重自己的祖宗,因为尊敬自己的祖宗所以把同族人聚集在一起,因为同族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所以有国家的尊崇,因此是强调宗法血缘关系,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特色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