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 (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 民国 元年
| 民国 二年
| 民国 三年
| 民国 四年
| 民国 五年
| 民国 六年
| 民国 七年
| 民国 八年
|
数量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
| 年产100 万吨以上
| 年产10—99 万吨
| 年产1—9 万吨
| 年产1 万吨以下
|
外商企业
| 100
| 88.5
| 41.1
| 0
|
华商企业
| 0
| 11.5
| 59.5
| 100
|
?材料三?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示意图
?
?
——材料二、三摘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919年全国各省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 (单位:家)
省区
| 江苏
| 直隶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省
|
数量
| 15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注: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北京、天津。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参考答案:(1)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又渐趋衰落。原因: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识之士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投资于近代工业;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又加强了中国的经济侵略。
(2)民族企业规模小,同外资企业相比相差悬殊;重工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比例不平衡;工业布局不合理,绝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本题解析:读懂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分析状况时不能漏掉“一战后又渐趋衰落”;特点的根据要全面,轻重比例不平衡容易被疏忽。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表明(? )?
A.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
B.大国强权政治势力的减弱
C.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
D.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影响力减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出的受到新派人士欢迎的服饰是
A.中山装
B.西装
C.长袍马褂
D.列宁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出的受到新派人士欢迎的服饰是中山装,答案选A,B项最先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通商口岸出现,C项是中国传统服饰, D项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后才逐步进入中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史内容的感知能力。社会史学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研究范畴,高考将其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也更好地说明了史学的社会实用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报刊、通信、自然灾害等内容,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加“东盟”集团的各项经济活动,温家宝总理出席“东盟”峰会,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外交友好活动。这一切说明
[? ]
A.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
B.区域经济集团化能阻止全球经济一体化
C.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种走向趋势
D.中国是“东盟”经济集团化的首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