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中,奠定了粉碎“四人帮”的群众基础的事件是(?)
A.“全面夺权”运动
B.“批林批孔”运动
C.“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D.四五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大量的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唱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看苏联电影成为当时国人的时尚。苏联文化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十月革命后中国人向苏俄学习的热情高涨
②受当时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③体现了苏联模式对当时中国的深刻影响
④受当时美苏冷战形势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方针,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②③④表述正确。①与题目中的时代特征不符合,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平凉府志》中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这种作物最初是由哪一地区培植的?

A.亚洲
B.美洲
C.非洲
D.欧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能力,考点是明朝时期的农业。明朝时期玉米从美洲转入中国。则玉米的最初培植地是美洲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足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主张。季氏身为鲁国大夫,却在庭院欣赏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孔子认为他的做法违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孰不可忍”。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政治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国际组织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补贴纪律、可持续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把协调管理的触角从边境措施延伸到国内决策与立法领域,监督职能空前强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联合国”。该组织是
A.联合国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欧盟
D.世贸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和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题干对该国际组织的描述,可知该组织的特征有:规范化(审议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补贴纪律等),法制化(立法领域),以及“经济联合国”,综上可知符合该特征的只有世贸组织,欧盟只是区域经济联合体,与“经济联合国”的称号和国际地位相去甚远。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