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A.“二程”
B.朱熹
C.王守仁
D.王夫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王守仁,是陆王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故选C。AB是程朱理学的代表;D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主要反对宋明理学。
点评:王守仁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可知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一统。所以C正确;ABD材料都没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A.钢铁机械制造业发展显著
B.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时间长
C.发展较快的企业是纺织业
D.民族资本超过了外国资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我国的民族工业畸形发展,轻工业发展较快,但重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时间短,民族资本少。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7年,安徽省的地方戏剧庐剧进京献演,并受到了国家总理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庐剧的表演者感慨:这比当年的徽剧进京更能令人感到激动。地方戏进京演出是国家哪一发展方针的体现(?)
A.百家争鸣
B.科教兴国
C.百花齐放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6年正式实行的“双百方针”,体现在艺术问题上就是百花齐放,地方戏剧进京演出,就是国家对其发展给予同等支持态度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后,两国发表公告
B.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C.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B。
点评: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