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理论来指导。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诞生;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中共八大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选C。
考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点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萌芽:中共创建-----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
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
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论述:他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1945-1956)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重要报告,同年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创造地提出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37年4月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同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了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2012年4月清明节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率台湾官员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意欲凸显“慎终追远”、“源远流长”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高于政治层次的文化历史层次。对两次祭奠黄帝陵共同传达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族认同推动国共合作?
②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凝聚力
③救亡图存激发民族认同?
④海峡两岸认同“一个中国”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理解。两次祭奠黄帝陵这是对民族的认同,从而推动了
国共的合作。同时也推动了推动民族凝聚力。③是错误的;2012年并不存在救亡图存。④
材料没有反映。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成语或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道路以目
②围魏救赵
③问鼎中原
④退避三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两汉之际,地处丝绸之路两端的国家是
A.汉——身毒
B.汉——安息
C.汉——大食
D.汉——大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丝绸之路的识记知识。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国家是汉与大秦。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党和国家政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