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民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B、歧视妇女一无是处
C、有局限无法实行
D、长久实行没有作用
2、判断题 中外政治家的历史抉择都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
材料四?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华盛顿以“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来总结自己的工作,请以其第一届任期内的相关举措加以说明。(4分)
(2)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4分)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对他们的辞职行动分别做出评价。(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列宁是如何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关系的?(2分)举两例说明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是如何践行自己的观点的?(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7分)
3、判断题 ? 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
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客观进步性 ②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③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华盛顿在当选为总统后,努力改善同英国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在北美大陆扩张领土
B.保证国家和平
C.防止印第安人进攻
D.推进西进运动
5、判断题 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爆发户’”。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 ]
A.建立执政府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民法典》
D.打退反法同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