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是如何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的?据此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新中国成立之际,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实行反华政策,为了巩固政权,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缔结友好互助条约。②五十年代中期,苏联积极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对中国交往中的大国沙文主义也逐步发展;中国政府在破除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探索本国建设道路的同时,坚决反对苏联的霸权政策。③七十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同时严重威胁着中国国家安全,为了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付苏联威胁、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国政府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④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俄罗斯结成面向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得到新的发展。认识:①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②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史实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一是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来答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的史实;二是题目的时间跨度大,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与苏联(俄罗斯)外交变化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四个阶段作答,这样条理就清楚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此材料反映的是( )
A.洋商向中国企业传导技术
B.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压迫和束缚
C.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压迫和束缚
D.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
[? ]
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
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
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1937——1942年间,西北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占全国的比重依然较低,这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C项不符合史实,D项错在国共内战,题干时间是抗战时期,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思想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②导致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③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成立准备了条件?④促使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④表述不对,促使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无暇顾及中国,因此选C
点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作用:①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政治上: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③文化上: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