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下列不属于这种表现的是
A.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B.清朝统治者开始沦为外国侵略者的附庸和工具
C.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D.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是指:政治上,清政府虽然照旧进行统治,但已受到资本 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控制,主权已不完整。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故A、B、D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表现。太平天国运动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的结果,列强侵略只是起了促进的作用,而非根源,因此这场运动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表现。故选C项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要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B.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说明是强调经济建设;A不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属于政权建设; B C不对, 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和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属于军事措施;只有D符合题意。?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
点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实践
1.理论: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实践:
(1)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2)根据地建设:①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②经济建设: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3)武装斗争:从1930年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中国正式采用公元纪年开始于
A.鸦片战争时
B.戊戌变法时
C.辛亥革命时
D.新中国建立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中华民国为纪元,1912年1月1日也是大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此中国改行阳历,才开始了公元纪年。因此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列强瓜分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A.掠夺原料
B.输出资本
C.倾销商品
D.扩张领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从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看,该时期应处于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阶段,由此可知B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座右铭的林则徐被后人敬仰,因为他领导了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民族英雄,答案选A,B C D三项均与林则徐无关。
考点:虎门销烟
点评: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但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行动,鸦片战争也难以避免,打开中国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是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所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