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及所学知识运用能力。注意题干是九十年代,而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应该是上海的浦东,1990年国家开发开放浦东。ABC在位置上不对。结合四个选项的开发的时间,可知选择D项。
点评: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目的:(1)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3)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
A.推进“大跃进运动”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倾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经济建设成就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有
①两弹一星 ②青藏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总结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改革调整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左”倾盲动
③经济建设必须高速度、快节奏
④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是改革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是错误的;总结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应该适合本国的国情,而不是要高速度。④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应该是城市而不是农村。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