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1978
| 77.6
| 22.4
| ?
| ?
|
1997
| 25.5
| 38.1
| 17.9
| 18.5
|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选C。A项错误,进入21世纪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项错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D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材料未体现。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摸着石头过河,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
①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②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下列各项中,属于某次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A.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根本意义是( ? )
A.确定实施求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