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我同经济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指出造成其中最低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三大改造造成的直接后果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行
D.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使我国在 1961 年经济增长率处于最低点。因此ACD都是最低点出现的原因;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与材料所涉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图,下面对图二中央机构的创设表述正确的是

A.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清的内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图片中是显示的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是三公九卿制,C是地方行政D图片中有丞相可以否定明清。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
A.“除井田,民得卖买”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请回答:(14分)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代表着中西政治文明的不同走向,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分)
(2)材料一中的图片按照史料类型划分,均为_______。(2分)
(3)材料二中秦始皇废寝忘食批阅奏章,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2分)
(4)根据材料三及课本知识,归纳出雅典政治的特点。(2分)并举两个重大事件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前者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者则代表西方民主政治制度。(2分)
2)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2分)
3)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2分)
4)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意识、法律至上。(任意2点,即可得分,2分)
事件及说明: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伯里克利改革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将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了顶峰。(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