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五年(?l772年)台海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海事宜称:“津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海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风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清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风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海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照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l)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康熙皇帝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
①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册封达赖、班禅④收复台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小红对研究康熙帝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收集资料之后进行了整理,制作了这样一个表格,据此判断她的研究主题是

[? ]
A、民族团结的推动者康熙帝
B、国家主权的维护者康熙帝
C、国家海防的守卫者康熙帝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主要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 )

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设台湾省,加强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