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北魏民族融合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
B.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C.汉族学到了鲜卑族的畜牧生产经验和技能
D.鲜卑族原有的文化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经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其汉化措施导致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汉族学到了鲜卑族的畜牧生产经验和技能,因此A、B、C三项都是正确的。鲜卑族的文化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其文化精华融入到了汉族文化中。故应选D项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
点评:要把握好民族融合的实质,这是一个难点。从生产方式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民族习俗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魏碑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儒学教育兴起
B、孝文帝改革
C、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广建寺院,刻石立碑
D、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中,正确的是
[? ]
A.整地碎土工具进一步发展?
B.因战乱,对外贸易萎缩
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能抑制“富强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 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中哪一现象最能体现民族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要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汉人使用叉子吃肉。
(2)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发展,并融为一体。
(3)盖世英雄。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同点:都顺应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不同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易俗,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改革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者应当具有坚忍不毅力,改革应当勇于与落后的旧势力斗争到底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