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秦朝时期,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丞相
D.郡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0年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会胜利闭幕,同时决定中国馆将续展半年。中国馆展出的是动态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内外社会生活和习俗,“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风采”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北宋风俗画的写实精神
C.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D.安定繁荣的盛世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这是在明清时期;B不对,与题干不符;D不对,北宋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C符合题意,作品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顺应了时代潮流。
考点:北宋风俗画
点评:《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郡县制的看法。(2分)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体现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4分)
(2)材料三体现了汉密尔顿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1)王夫之:郡县制影响深远,有利于中央集权。(2分)
“其专在下”指地方权力过大,“其专在上”指君主专制。(2分)
顾炎武主张: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张将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相结合。(2分)
(2)主要思想:联邦制、分权制衡。(2分)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做到适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度集权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避免分裂;适度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利于地方发展。(5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郡县制的作用的理解,根据“郡县之制垂二千年,古今上下皆安之……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知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是:郡县制影响深远,比实行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安定和有利于中央集权。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在领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独立性较强,因此“其专在下”指的是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而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因此“其专在上”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性。根据所给材料可以看出,顾炎武对待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态度:郡县制更有利于长治久安,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不利于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因此主张将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2)根据“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控制自己”,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两种政府为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由此可知为联邦制;“几个分立的部门”主要指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由此可知为分权制衡。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变,说明了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从而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但是过度集权不利于地方发挥自主性。美国独立后曾采用邦联制,不利于美国国家的发展,后改行联邦制,既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因此: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做到适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度集权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避免分裂;适度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利于地方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 年宪法·联邦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 年宪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符合商朝政治特征的有
①商王是天下共主
②神权与王权结合
③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
④大规模推行分封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宗法制的的影响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两表格分配的标准,通过表象分析本质。图一中星宿的分野是按列国来分配,图二是按州来分配,由列国到州的变化反映的是由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而带来的变化,由此分析可知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的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