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
A.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B.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合作
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重视和发展与欧美国家的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能力。5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外交政策由“一边倒”和依靠社会主义国家一条线转变为面向亚非拉国家的“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所以答案应为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1912—1922年的十年间,荣氏兄弟新办的面粉厂和纱厂达到14家之多。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②群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等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④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解题技巧能力的培养。解答该题时把握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2—1922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故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做对该题。本题选C。
点评: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的影响;②民国临时政府推行鼓励实业的政策;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后的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因此A正确;B项正确,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了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D项错误,实物交易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点评:战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全球贸易的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原因之外,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的发展以及两极格局的结束等都是重要的推动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如果生活在唐太宗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的场景有
①囹圄常空,马牛遍野,外户不闭,粮价低廉
②来自吐蕃的贵族子弟在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③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学习、做官
④士人信奉“物皆有理”,“格物致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的延伸能力。唐太宗时期勤政爱民,轻徭薄赋,政治清明,民族政策开明,对外开放,所以①②③中的现象都是可能看到的。只有④中士人信奉“物皆有理”,“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是在宋明时期,在唐太宗时期是不可能的。故答案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简要概括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了一些奖励实业的法令。
(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4)“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