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打破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66年,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
D.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核国家的行列,打破了美苏核垄断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约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余万磅,几年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 010包,1847年增至22 000多包,1852年达32 000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
A.中国生产茶叶和生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
B.中国经济脱离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受到削弱
D.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被外国控制,成为它们发展资本主义的原料和生活消费品,排除A;中国经济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而不是“脱离”,排除B; 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而不是“削弱”其发展,排除C。只有D符合题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说,长沙岳麓书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这幅对联的上联,是朱熹在此讲学时所题,千年后的现代学者冯友兰为其题写了下联。根据你对朱熹学说的理解并结合特定场合,为其选择一个横批

A.格物致知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弘博王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在方法论上主张格物致知,故选A。BC项是董仲舒的观点;D项是孟子的观点。
点评:本题以有关朱熹的成就材料,创设有关宋明理学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朱熹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了儒家学说,把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主张接触万事万物洞察理,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苏联变脸快应是指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封锁严,说明中美关系是敌对关系;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则是反应国内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和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结合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特征应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故选B。ACD项均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