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当慈禧下旨批准《马关条约》后,翁同龢在日记中写道:“覆水难收,聚铁铸错,穷天地不塞此恨也。”该段材料表明,此后支持变法的翁同龢其根本出发点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C.仇视西方文明
D.反对慈禧太后的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
——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的认识不足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君主立宪。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
(2)现代化史观。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3)促成民族觉醒,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戊戌变法是?
[? ]
A.先进中国人希图追赶历史发展步伐的又一次探索
B.民族资产阶级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首次偿试
C.康、梁维新派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路的实践活动
D.符合中国国情的救亡图存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房德邻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分别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材料一所强调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应该是指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你从上述观点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材料一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整体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②材料二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
(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
(3)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