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在祝酒会上尼克松说:“今天我们有巨大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文中“分歧”和“共同利益”分别指的是
[? ]
A.中国从返联合国问题——遏制欧洲和日本的崛起?
B.意识形态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C.台湾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D.意识形态问题——抵抗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采取的相应经济措施是
[? ]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欧洲复兴计划”中宣称:“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 ]
A.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B.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C.世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 ]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材料二:柏林墙的修建与拆除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美苏冷战兴起的主观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柏林墙的修建到拆除,试析其历史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苏两国(尤其是美国)凭借其在二战中取得的优势与实力企图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从而引起利益的冲突和战略目标的对抗;双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加剧了这种对抗与冲突;由于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因此,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2)柏林墙建立于1961年,它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它于1989年拆除,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