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是宋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其实质是强调人心是世界的本源和人心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即人的主观性远远高于客观物质,这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相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摘自 91eXAm.org马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主题意思是“尚贤”,而战国时期墨家的思想主张就是“尚贤”,所以,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墨家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6分)
材料三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3)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等;(4分,答出4个即可)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 突出传承的作用)?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分 突出教化的作用)
主张: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思想的先声。(6分)
(3)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3分)
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题干材料内容,本问考查《三字经》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它的核心思想包括了“礼、仁、义、诚、敬、孝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突出传承的作用);?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突出教化的作用)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概括、归纳出,黄宗羲提出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等。这些政治主张,在思想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先声等。
(3)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中世纪科学终结”、“《人体结构》”、“《天体运行之道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实质上在考查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相关内容。回忆、再现所学相关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这一时期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的新变化,即:A.思想领域: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B.科学领域: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字经》关于礼、仁、义、诚、敬、孝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4分)
参考答案: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分)
(3)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
(4)演变历程:春秋战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资本主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