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明清)在这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指的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批判思潮,这一思潮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并未突破儒家思想的范畴,而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故D项正确,B项错误;A项与题干中“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信息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明清批判思潮的内容,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不断得到加强,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不断地强化。A项明显错误;B项错误,并未尊的孔子本人,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项明显错误,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没有必要借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很多学生容易认为“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的说法正确。严格说程朱理学讲求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以感悟“天理”所在,即“格物致知”,所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心学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朝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周的“秩序井然”没有关系,排除B、C。唐朝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不是民主政治,排除A。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郡县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
材料一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1)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4分)据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2)概括材料二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①理解:
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克制,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分)
消极因素: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等。(2分)
②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2分)
(2)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分)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为中等。要求学生对宋明理学有全面的评价;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的表述比较雷同,政治课《文化生活》中的表述可以移用。
第二问主要考查归纳能力,难度为小。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经济根源在教学中学过。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点评:如第一问,做题时,要尽量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这样才会化解所谓难题。通常,文言文引文若有省略号,意味着材料得分层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资本主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