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2、选择题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3、选择题 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4、选择题 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5、综合题 (10分)
材料一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1)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4分)据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2)概括材料二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资本主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