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不会自己发声,而语言则展示了具体而又个性化的历史画面,因此,每一个时代语言都有其特色。以下各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②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上了大学感谢邓小平
③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
④我虽然不是一名头头,但“红卫兵”这个名称是我发明的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的简表
? 年份
| 初等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数
| 在校学生数
| 学校数
| 在校学生数
| 学校数
| 在校学生数
|
1949年
| 34万
| 2 400万
| 5 219
| 127万
| 205
| 11.7万
|
2003年
| 49.13万
| 1.25亿
| 10.09万
| 9 115.31万
| 1 911
| 1 175.05万
|
请回答:
(1) 从上述材料看,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现象?(1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视科学事业发展的措施?(5分)
(3)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应如何发展?(3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参考答案:(1)现象:教育发展迅速,国家重视基础教育,三级教育全面发展。(1分)
原因: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教育立法的保障;
教育投资的增加等。
(2)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远景规划,科技全面发展。
②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
③1985年后,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④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⑤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5分)
(3)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
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持续发展高等教育;
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
建立终身教育体制。(3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可以从国家的重视、法律的保障和教育的投入等方面分析。(2)回答此题应该根据教材知识,从建国初期开始算起,把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措施进行整理概括。(3)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竞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要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基础教育,缩小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等。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力的不断的提升,重视教育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范大学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 ]
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D.支持落后地区发展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人民网报道,广州市教育局最新发表一项专题研究报告表明,经过30年的发展与积淀,全市实现了由“满足型”教育向“优质型”教育的转变,下面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的体现,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