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上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唐太宗
请回答:
(1)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大臣进行了一番争论。请根据材料一,将争论中出现的几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6分)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10分)
(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体现出的人格魅力。(2分)
参考答案:
(1)许多大臣(朝士)主张采取强行内迁的政策,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李百药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温彦博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6分)
(2)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作用: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0分)
(3)唐太宗在决策过程中善于纳谏,择善而从。(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2008年12月11日上午在南宁召开,周永康率中央代表团出席了庆祝大会。周永康在致辞中表示,自治区成立50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离不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现在的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B.我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以来的根本政治制度
D.1954年宪法确认在各民族聚居的地区都可以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各民族聚居的地区并不是都可以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故ACD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目的在于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B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发展较快的部门是(? )
A.通讯业和面粉业
B.钢铁冶金业和丝织业
C.纺织业和面粉业
D.化工业和通讯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座次,因为座次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标志。在封建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而座次的尊卑则是通过方向来表示的。如皇帝聚会群臣,最尊贵的皇帝座位应该是
A.座北面南
B.座南面北
C.座西面东
D.座东面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中等难度。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说明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