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可排除A、B两项,因五代十国局面是在唐朝灭亡后出现,再由“盐铁、度支、户部”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宋朝时设三司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的财权。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近年来,疆独分子妄图分裂新疆,不断制造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民族问题,我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均会专门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对少数民族采取一定的管理办法。以下哪个机构不属于此列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社会热点和历史知识联系的能力。从材料中科院得出主要考察的史民族问题,而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故正确;故C、D错;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故也正确;典客,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汉朝沿袭。掌管王朝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故正确;刺史为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机构,以达到维护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的目的;故D项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的理藩院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雅典民主政体建立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元老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梭伦改革时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此后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因此选A。五百人议事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民众法庭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元老院是在古罗马时期,因此BCD都可排除。
考点: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职任免等一切年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3)国家常设的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干中“社会政治大转型”可知,解答本题应从政治角度入手,A、C因为分别属于经济、思想两个方面,故均排除;社会政治大转型是“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帝”,意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实现和巩固大一统,即废分封行郡县,所以B与题意相符,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1)据上述材料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4分)
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指出该机构的名称。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
参考答案:
(1)神化皇权、皇位世袭、皇帝独尊、三公分权。
(2)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3)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通过它,皇帝实现了对军国大事的独裁。
(4)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与理解。联系所学秦朝的政治制度及材料“……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归纳总结。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理解。首先要明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其次要注意这一制度下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具体结合秦、唐、明三朝这一制度的沿革归纳总结。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代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分值与理解。首先要结合材料“……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明确这一制度指的是清代的军机处;再结合军机处设置的背景、目的及功能归纳总结答案。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的灵活运用。本题主要是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需要梳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结合这一制度包含的两大矛盾及其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概括归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内容、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上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