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拥有了核武器
B.中苏关系恶化
C.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一边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一边反对苏联修正主义,外交形势严峻。导致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社会制度的对立
C.意识形态的分歧
D.综合国力的消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在二战后初期;? B不对,中苏都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社会制度的对立;D不对,综合国力的消长与此无关;C符合题意,此时中国也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点评: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末,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两个拳头打人”,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自新中国成立,世界头号强国,资本主义阵营的老大美国就对中国推行“孤立”和“遏制”政策,从而带动了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自50年中期起,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苏联对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越来越明显,于是中苏的矛盾逐渐激化。因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已不适于变化了的外交形势,所以中国面向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通过“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1879年,唐廷枢提议修建唐胥铁路。……“行车未久,都中言官复连奏弹勤,谓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在这种情况下,慈禧降谕禁止机车行驶。……小火车被禁驶后,用骡马拉的运煤大车再次行驶于唐臀铁路的轨道上。
——黄一琨《唐胥铁路之铁路与皇陵》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伞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
在《建国方略》中,他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孙中山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唐胥铁路的建设及其遭遇说明了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主要战略意图。(4分)
(3)这一方案未能付诸实施的社会原因是什么?(6分)
(4)21世纪初,孙中山的“高原铁路系统”理想得以初步实现,其突出成就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成果开始引进中国;部分开明人士认识到铁路运输的重要性;统治者愚昧守旧(或社会环境闭塞落后)。(6分。若答出铁路运输带来环境污染也可得分)
(2)维护国家主权(或抵御列强侵略);开发利用西部资源。(4分)
(3)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国家未能实现完全的独立);社会战乱和动荡;经济、科技落后。(6分。言之有理即可)
(4)青藏铁路开通。(1分)
本题解析:(1)把铁路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说明当时部分开明人士认识到铁路运输的重要性;从“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的言论以及铁路建设被中止看,反映出当时封建统治集团愚昧守旧。
(2)可从材料信息“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读出,孙中山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图,从具体的地理位置分析还带有西部资源开发的意图。
(3)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初年的中国的社会性质、国际地位、社会内部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条件等因素思考方案未能付诸实施的社会原因。
(4)可把孙中山的方案与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对照,可知是青藏铁路开通初步实现了孙中山的“高原铁路系统”理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的文献是
A.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
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政治建设,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是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他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