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变迁。③火车、①汽车、②火箭分别是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④公共马车是古代的交通工具,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应该是④③①②,只有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台湾“头号红顶商人”、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于2005年1月3 月病逝,生前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能力。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的认识和见解。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和平过渡”是指?(?)
A.商业资本家由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过渡
B.商业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过渡
C.商业公私合营向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过渡
D.商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1953~1956年我国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赎买的方式,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因此本题答案是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实业救国”是张謇等人的重要梦想。这种梦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人民群众抵制侵略的愿望
B.反映了民族资本家争取国家繁荣的努力
C.反映了爱国官僚推行新政的要求
D.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争取政治权利的现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张謇的阶级属性,他虽曾是清末的状元,但后来他弃官从商开始了实业救国,成为了民族资产阶级,所以答案应该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8分)社会风俗的变迁往往是历史变革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北魏孝文帝关于社会风俗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7分)
(2)20世纪20年代,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一股婚姻自主的潮流,请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8分)
(3)建国初期,“着列宁装、讲俄语”成为时尚,请分析其出现的历史原因。(4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个性化、时尚化、快捷化,请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等,(3分,任答三个要点),历史作用:有利于民族融合;配合了政治经济等其他方面的改革;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4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政治: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主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
经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分)
教育:女子逐渐接受新式教育。(2分)
(以上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答出四个要点,即可得 8 分)
(3)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中国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4分)(任答两点)
(4)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国家科技的进步等。(任答三点可得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