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视为天赋人权而写《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A.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的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特别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完成: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制?其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
参考答案:(1)政体形式:责任内阁制。基本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
(2)限制: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最高法院有权审判总统;总统颁布法令必须有国务员副署。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结局:1914年袁世凯颁布独裁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1915年复辟帝制。
本题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后,民主与独裁的斗争一时间变得激烈异常,但最终限制袁世凯的目的没有达到,其具体的规定从所给材料中可以总结得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
图一?攻占巴士底狱?图二 《人权宣言》
?
?
图三 处死路易十六?图四?拿破仑?图五 《自由引导人民》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是18-19世纪法国社会的历史缩影。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2分)
(2)材料一中图片五反映的斗争运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革命?其斗争对象是什么?其革命成果又是什么?出现这次革命斗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为什么称《人权宣言》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请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1)时代特征: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不断进行斗争,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2分)
(2)七月革命(2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1分);推翻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
朝(1分);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不得人心;法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强烈。(2分)
(3)理解: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彻底宣告了“旧制度的死亡”。同时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权”、“民主”和“法治”的核心原则,促进法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成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赢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东亚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遗,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失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强化君权的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郑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3)材料三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制度?上述“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7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独立宣言》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哪一点是对启蒙思想的发展(?)
A.平等的思想
B.天赋人权学说
C.“主权在民”的学说
D.人民革命权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两个不同事件之间的比较,要注意对两个知识点都要认识透彻,方可得出答案。A,B,C三项在启蒙运动中都已经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