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2019-06-29 10:54:2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 A.广州 B.泉州 C.南京 D.上海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中的时间“l784年”可知这是清朝前期的情况,当时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材料五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1分)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1分)该政策有何影响?(6分) (3)材料三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2分)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1分)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5)根据材料五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2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9分)(1)铁犁牛耕。(2分)(2)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1分)重农抑商政策(1分)“重农抑商”政策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6分)(3)认为工商皆本。(2分)(4)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1分) 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5)现象: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两项写一项即可) (2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第一问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一就是一图片,图片中有铁犁和牛耕,所以主要的耕作方式当然是铁犁牛耕。其实,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就是不根据材料上的图片,也必须知道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就是铁犁牛耕,因为这是教材上很重要的内容。 (2)第二问 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显然是重农抑商政策,不需根据材料也可以得出答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也是不需根据材料,答上一些常见的影响,例如政策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当然消极影响也不能少。 (3)第三问 黄宗羲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如果从常识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要回答黄宗羲在经济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主张,那就是主张工商皆本。如果从材料的角度来看也不难总结出答案要点:认为工商皆本,因为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4) 第四问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反映的是男子的份内事是耕地,并且还非常勤劳的去耕地,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反映的是女子的份内事是织布并且还非常辛苦的去织布,所以此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的特点显然是:自给自足。 (5)第五问“工匠”反映的是雇佣关系,所以经济领域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现象,而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导致资本主义萌芽。所以“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只能答上生产力的发展。至于“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也已明确指出可以不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促进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①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 ②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 ④北方战乱频仍 ⑤南方统治者励精图治,鼓励农耕 ⑥南方相对安定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 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夏、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是
①田野中种植着稻、黍、稷、麦、豆等农作物
②劳动者手持大量木、石或青铜农具
③饲养很多家畜,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④商业有所发展,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
A.关中地区
B.中原地区
C.江南地区
D.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