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
2、综合题 (2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十六世纪中期,明朝思想家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200年后,英国学者乔赛亚?蔡尔德指出:“以余观之,商人,工人,与农人……实为一国之精华……”。
材料二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地总结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位学者对社会成员分类的标准,比较两位学者观点的不同,结合所学阐释不同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1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中“革命动力”的划分标准。结合所学,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概括指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消失的主要原因。(8分)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
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
(2)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8分)
4、选择题 下图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①人口南北流动 ②经济重心转移 ③南北经济发展 ④经济结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