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三

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制度? 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什么特点?(3分)
(3)材料三展示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具有怎样的影响?(5分)
2、选择题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3、选择题 史载:元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中的“都省”应该是指( )
A.中书省
B.行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