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访华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国《图片报》说:“人们看到,奥巴马在中国的演出是多么的温顺和谦虚,这是因为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必须转向中国。”对此理解正确是
A.表明美国已开始放弃其霸权主义政策
B.表明中国成为能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
C.反映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D.说明国家实力强弱影响着其国际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合。B项也与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B项。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现在尚未形成,只是有这种趋势而已,故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与中国谋求对华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美友好的需要
B.中美联合抗苏的需要
C.促进中美合作的需要
D.调整全球战略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于是美国调整与欧、日、中国的的关系,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维持与苏联的均势,从实力出发,以谈判为手段,继续与苏展开争霸斗争。这些转变反映出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策略。故此题选D项
考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点评: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及原因。
国家
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80年代
美国
孤立、反对中国
原因:敌视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
关系正常化
原因: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
原因: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苏联
苏中关系恶化
原因: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
对中国军事威胁,酿成边境冲突
原因:对外扩张
同中国改善关系
原因:全面收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年漫长等待之后,2010年10月14 日,印度在联合国大会选举上如愿以偿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同时被选进联合国安理会的还有南非和德国。这反映了
A.“一超多强”格局结束
B.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联合国机
构改革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 ]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美苏之间“冷战”的表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和“经互会”的成立是“冷战”的重要表现
C.美苏“冷战”关系下,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D.美国在亚洲实施“冷战”的主要表现是发动侵朝和侵越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冷战是采取除武装斗争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发动侵朝和侵越战争则属于武装斗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