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选择题 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3、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城市与王权、宗教和安全密不可分……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二 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在这里,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如果把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性质的形象代表的话,那么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 宋朝之后的七百年间,政治中心再次北移,南方的城市发展没有出现卓越的成就,甚至有些城市在战火中被销毁而从此没落(扬州),中国的经济发展远离了南方的商务航运、集市贸易,重新回归至以农业为中心的扩大生产阶段。这个时期,北京作为中国的都城,难以起到以便利的商运、海上贸易、农业生产中心等职能,无法拉动整个中国的商贸经济。并且,政治的集权,商业的官办极大地遏制了商务中心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格局趋于固化。虽然出现商帮等团体,但是其和宋朝的集市经济、城市区域中心发展仍有很大的不足。而后的历史中,中国的封建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城市的商业功能未能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只是因人口和管辖区域的增加而增设行政区域,所以城市人口比例没有太大提高。这一发展的滞后使得中国迟迟无法从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最终落后于西方。
——《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
材料四 明清农村……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
——《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城市街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后中国城市发展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明清农村的新变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5分)
4、选择题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5、综合题 人类文明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近来京城内外风俗尚侈,不拘贵贱,概用织金宝石服饰…上下仿效,可以成风。
----《明宪宗实录》
材料三 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奢侈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奢侈之风盛行的原因。(8分)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9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非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