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具演变的顺序,正确的是
A.木石——铁器——青铜
B.犁壁——犁铧——犁评
C.直、长辕——曲辕
D.翻车——耧车——筒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的铁器应在青铜之后;B项先有犁铧,到了汉代才安装了犁壁;D项汉代的耧车应在三国的翻车之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古代中国建筑主要用
A.石料
B.木材
C.砖瓦木料
D.泥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A.浦东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改革开放后深圳作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经济迅速腾飞由一个偏远的小渔村快速转变为一个国际型的大城市,因此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所以答案选C,A项开放在深圳之后,它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成就的突出代表,B D两项与深圳一起成为首批中国开放的经济特区但没有获得上述称号。
考点:经济特区的开办
点评: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四个经济特区是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科工贸一体化,实行特殊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外向型区域。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于1953年提出;B不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于1953年开展,1956年完成;C不对,“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于1958年开展;D符合题意,针对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及经济困难,60年代初,党和政府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考点:八字方针
点评: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心是调整)。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