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7年10月2日,联合国纪念第一个国际非暴力日。选择这一天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以及非暴力思想和策略的创始人圣雄甘地的生日。他的非暴力原则的普遍重要意义不在于( ? )
A.散播和平、促进宽容
B.弘扬人性尊严的精神与联合国的创立思想是相通的
C.人性不能结束战争,能阻止战争发生
D.传播非暴力的信息,通过教育和提高公众认识的方式
2、判断题 《新约》马太福音说:“……你们听见有话说,‘要爱你的邻居,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下列哪个人物的思想和斗争实践与上述材料内容相符合( ? )
A.甘地
B.孙中山
C.凯末尔
D.华盛顿
3、判断题 1912年12月孙中山把“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铁路国有”和“教育普及”列为民
生主义的四大纲。他认为,只要实行这四大纲,“我中华民国之国家就一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的这种认识?(?)
A.说明了他已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B.表达了他希望中国富强的迫切愿望
C.反映了他对中国当时的政局心灰意冷
D.印证了当时中国实行民生主义的良好内外环境
4、判断题 (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 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驱除鞑虏”,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
了“五族共和”,最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材料四 1924年2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种似是似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态的背景。(6分)根据材料一,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4分,不得抄录原文。)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3)从上述材料对“民族主义”概念理解的角度,理解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孙中山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此时,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何重大动作?(4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
材料五 “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
请回答: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五的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