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须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与下列哪一观点的要义最接近
A.孟子的“人性本善”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D.王守仁的“致良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表现?百家思想中最具有变革精神的是哪一家?(4分)
(2)材料二中恩格斯所说的“伟大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在这些思想影响下,欧美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请举一例。(4分)
(3)通过对材料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间有何关系。(3分)
参考答案:(1)诸侯争霸,各国相继变法;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3分)法家。(1分)
(2)思想核心是反对专制愚昧,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或理性主义,反专制迷信,提倡民主科学和自由)(3分)法国大革命等。(符合题意即可得分)(1分)
(3)政治经济是思想文化的基础,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符合题意即可得分)(3分)
本题解析:(1)此题主要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变革时期,在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崩溃,生产力发展;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各诸侯国争霸战争频繁。战国百家当中具有变革精神的是法家思想。(2)根据材料可知,恩格斯说的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和教权主义等。(3)经济和政治思想的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和思想都是属于上层建筑方面。同时政治和思想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其间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改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改革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请回答:
(1)这两种类型的改革分别有哪些?举例说明。(中外各一例)(7分)
(2)请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高度概括“改革”的根本原因和积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如:商鞅变法。(1分)废除井田制,建立地主土地所有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最终推动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1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分)该改革主要是为了解除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抵御西方殖民国家对埃及的侵略。创办近代工业,发展教育,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军事改革,但改革未能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2分)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统治内部改革。(2分)
(2)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1分)积极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分)
本题解析:(1)阅读材料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改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分析理解两种不同性质的改革,根据所学和掌握的知识中外改革各举一例说明。
(2)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或者通过材料“改革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获得一些启示分析归纳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先后采用了美国、欧洲等19家世界顶尖供应商的产品。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D.世界科学技术一体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