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2、判断题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离愁别绪的感情。诗中所述现象始于?(?)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朝鲜战争
3、判断题 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国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又称欧洲煤钢联营)。该组织建立的影响不包括
A.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B.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
C.有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D.是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开始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王制》
材料二?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
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
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
题,并以此批判君权。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康有为“托古改制”,把作为变法理论依据的进化论,与古老的公羊三世说揉合在一起,把改制的核心内容——君主立宪,与传统的民本主义食二为一。他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引伸民权思想的“大义”。
——刘向平《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演化及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且具有什么意义及局限性?(6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思想的内容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和思想产生的影响。(6分)
(4)综合材料分析,上述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5、判断题 问答题: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8分)你如何认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