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是2011年北京市文综12题的改编题,属材料解析型。根据常识,战国时期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是北方游牧地区,故从材料“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可知①说法正确;结合所学,战国时期燕国都城蓟即北京地区,故材料“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可知战国时期燕国都城蓟商品交换频繁,故②“燕国都城是北方的商业重镇”说法正确;从材料“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可知在燕国出现其他诸侯国的货币,故③“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说法正确;从材料中出现众多的诸侯国货币,可知当时经济交流中起码面临币种混乱的交流障碍,故判定④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是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再认的考题,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6世纪以前”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两大信息,A项为科技著作,首先排除,B项只记载了农业生产经验,没有涉及畜牧业的内容, D项是明朝徐光启所著。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前者虽是正史,但也并不是完全可信,故A项错误;历史著作的可信度与编撰者的时代关系不大,后者是文艺作品可信度更低,故排除B;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D只是对于市的看法不同,不能以此作为判断真伟大依据,故排除。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法国民主力量与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