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五四时期人们认为,婚姻自由应该包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自由、再嫁自由,这无疑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出现这种潮流的原因有?①鸦片战争后,近代西方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②清王朝废除了传统的婚姻制度 ③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外国的文明 ④辛亥革命等民主运动促进自由、平等等理念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②表述不对,晚清时期传统的婚姻制度受到冲击,但没有被废除,废除了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选B.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管子·心术》载: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道与德无间,德出乎人。这段材料
A.表明了法与德的基本矛盾
B.奠定了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儒家“德治”的思想
D.强调了“人治”的治国理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道与德无间”可排除A项;韩非论证了对各谋私利的人群施以权术法制的必要性并 提出切实的方法,由此正式奠定了“法家”的理论基础,据此可排除B项;C项明显不符合材料;材料体现了“法出乎权”的理念,故选D项。
点评:关于治国理念,诸子百家各有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儒家主张用“仁”、“德”治国。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一届人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表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确立,A排除,BC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因此选D。
点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①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建立。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③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新阶段。④“文革”中,作为我国政治体制重要部分的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严重冲击,统一战线工作无法展开。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
B.敲响大跃进的战鼓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是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其它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 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16.7
| 750
|
1901—1911
| 300
| 5600
| 31
| 510
|
1912—1919
| 600
| 13000
| 75
| 1625
|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性质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1)读材料一回答: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二反映的现象对图
一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4分)
(3)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5分)
参考答案:(1)三省六部进一步完善礼物中央集权制度。因为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2分)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1分)
(2)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权,三司分割财政权(3分)
(3)认识: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1分)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1分)
(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1分)反应了明清是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落(1分)
(5)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