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对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此题是要求选择四个选项中哪个事件和同盟国反对意大利法西斯没有关系,联系教材可知,阿拉曼战役英军在北非战场打败德意法西斯,实现北非战场转折的重要战役,《大西洋宪章》是美英联合发表的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的宣言,针对所有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国家,而登陆西西里岛是英美联军攻入意大利本土的重要战役,B项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协调对德作战,开辟第二战场,和意大利没有关系,答案为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影响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尤其是C项不容易排除,因为此宪章中没有直接涉及意大利,需要学生展开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4年欧洲战争的爆发使西方从亚洲的撤退势在必行,这就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巩固和扩大地盘的好机会。”以下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态势的是
A.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B.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D.《四国条约》的订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世界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英、德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霸权斗争最激烈
B.英、德矛盾的发展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C.英、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英、德关系的变化导致世界格局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德国从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因此,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故选A。
点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到19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
第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欧洲和平的棕榈树,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
[?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①③④? ?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