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1:每工作小时创造的GDP的年均增长率(%)
年份
| 1913—1950
| 1950—1973
| 1973—1990
|
美国
| 2.48
| 2.77
| 1.41
|
法国
| 1.92
| 5.03
| 2.94
|
日本
| 1.80
| 7.74
| 2.97
|
表2:商品出口年均增长率(%)
年份
| 1913—1950
| 1950—1973
| 1973—1998
|
美国
| 2.2
| 6.3
| 6.0
|
法国
| 1.1
| 8.2
| 4.7
|
日本
| 2.0
| 15.4
| 5.3
|
上述表格根据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美、法、日三国的资料整理而成。提取两表中有关1913—1998年间美、法、日三国发展对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判断题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4、判断题 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实际上是
[? ]
A.称赞林肯作出伟大贡献
B.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C.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D.肯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经济
5、判断题 ? 2009年金融危机依然肆虐全球,各国正在积极应对。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美、英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当面临危机时,都有各自的策略,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产生造成严重弊病,所幸它们中的美国和中国都能及时调整,较为成功的缓解了自身的危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