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古代的“私学”兴起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实行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专制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审题注意“孟子”、 “苏格拉底”A反应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和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B王道是荀子的主张,民主政治不是苏格拉底的主张;C两人物都没有提到,D不是他们扩充善性的方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外两大思想家的思想,跨度较大,需要学生灵活的转换思维。解决本题需要较好的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孔子与苏格拉底比较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被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当时投资近代企业的主要有哪些人?新式企业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6分)
(2)辛亥革命后,刺激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的阶级状况和社会进程有何影响?(6分)
(3)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又有何突出贡献?(6分)
参考答案:(1)官僚、地主、商人和华侨。意义: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起着越来越大的瓦解作用。
(2)社会思潮:“实业救国”。影响:促进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3)建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作出了贡献;以后又积极投身于公私合营,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地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本题解析:此题跨度大,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程。应从其产生、发展及新中国成立后所作的贡献等方面思考,要求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系统的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材料四?“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6分)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6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3分)
(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3分)
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3分)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分)
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提供借鉴。(3分)
(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3分)
本题解析:(1)注意材料一信息“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再归纳回答。
(2)注意材料二的出处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说明反映了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以实现祖国统一。
(3)注意材料四信息“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结合“一国两制”方针的意义回答。
(4)注意材料四信息“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再归纳回答。
点评:“祖国统一大业”复习注意:“一国两制”是新中国史学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要从理论的形成和成功的实践两个角度加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分析,突出“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巨大的成功;海峡两岸关系有很大进展,但是“台独”势力仍很猖獗,要从积极的一面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相同点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是各区域范围内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是区域性政治联盟
C.典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经济组织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生产力的发展使国际经贸领域既相互依赖又竞争加剧,从而产生区域经济集团。它们是在共同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由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组成的,而不是政治联盟。B项只适合欧盟,不是共同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