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 ,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按此纪年方法,中华民国元年是
A.壬子年
B.癸丑年
C.甲寅年
D.乙卯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核能的重新认识。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
展核武器主要是为了?(?)
A.增强国防实力
B.对付美苏等国
C.稳定世界秩序
D.改变世界格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报刊杂志的创办
B.服饰的中西合璧
C.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D.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粗略时间观念被精准时间观所替代,而选项中能涉及到准点时间只有C,即是交通工具有固定的时间表,方便旅客的乘坐。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春秋战国(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
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时期
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时期
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时期
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是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和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隋唐时期是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因此AB错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包括影响后世的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都已经形成。故选C。D项错误,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时期。
点评:此题借助西方启蒙思想来考察中国古代的先秦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为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官僚资本主义享有种种特权,发展迅速,成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使得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压制。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