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新俄罗斯”巩固了
[? ]
A.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
B.手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
D.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在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1861 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6分)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 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理解:西欧各国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在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着着农奴制度。(4分)
地位: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2分)
(2)俄国参照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
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3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通过对19世纪中后期,欧洲和俄国历史的对比即可解答,西欧各国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在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着着农奴制度;第二小问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是俄国近代化的重要历史事件,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2)第一小问可从政治角度解读农奴制改革,考生需要列举史实加以论证,俄国参照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二“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可知着眼点应该是国家结构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7世纪中期,俄国正式确立(?)
A.奴隶制
B.农奴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1861年即19世纪中期,这一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了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他首先
A.取得舆论支持
B.取得农奴主支持
C.广泛出游欧洲
D.讨论拟订改革法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下列对右图中人物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B.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C.签署解放农奴法令
D.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识图能力,首先确认此图为亚历山大二世,而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的沙皇是尼古拉一世,由此确认D项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