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A.主张反对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
B.痛恨沙皇制度对农民的剥削
C.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2、判断题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B.增加工业投资资本
C.扩大了国内市场
D.彻底扫除封建势力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发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日本《维新政体书》
材料三?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五条?天皇在帝国议会的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第十九条?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及就其他公务。
——《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 “文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2分)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日本政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据材料指出其具体表现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任用官员的原则上有何不同?(8分)
4、判断题 19世纪40年代,俄国机器工厂首先出现于( )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冶金业
D.采煤业
5、判断题 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深刻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作者用作品中人物的话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这里“刚刚开始安排”指的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措施
B.加强农奴制的措施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措施
D.开展工农运动的措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