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极格局解体
C.单极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由题干中时间“1971年”,可以排除A和B,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华约的建立,解体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单极格局是指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很明显材料不是说的单极格局。材料反映了美国受到其它力量的冲击,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关键是AB。尽管B项也有道理,但题干材料的落脚点是最后一句“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即信息技术对国家民主政治的影响,故A项最佳。
点评:材料式的选择题此类题型解题的基础是读懂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获取有效信息与备选项和材料的历史背景结合,挂靠课本,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康熙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很有政绩和影响的皇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帝王治天下,自由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节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功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坚固。
——《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
材料二?噶尔丹者……自言受达赖封为准噶尔博硕克图汗。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至克鲁伦河。噶尔丹败窜,慰其部下曰:“此行非我意,乃达赖使言南征大吉,是以深入。”?
——(民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五二五《藩部八·西藏》
材料三?大臣皆言藏地险远,不决进兵议。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若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五十七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于是蒙古憨、王、贝勒、台吉各帅所部兵,或数千、或数百,于五十九年春随大兵扈从达赖喇嘛入藏。
诏加封……第六世达赖喇嘛于九月登座……以拉藏旧臣贝子康济鼐掌前藏,台吉颇罗鼎掌后藏。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的长城观。(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噶尔丹叛乱与部分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噶尔丹言论的意图。
(4分)
(3)对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康熙一改历代的传统做法。据材料三概述其做法的创新之处及历史意义。(4分)
参考答案:(1)观点:民心的长城比砖石的长城更坚固;长城内外都是中华民族领土的组成部分。(任意一点得2分)
(2)关系:噶尔丹叛乱过程中,得到了部分西藏势力的支持。(2分)
意图:噶尔丹把叛乱责任全部推到达赖喇嘛身上,妄图迷惑不明真相的信徒。(2分)
(3)创新:向忠诚于清朝的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授予职衔,把西藏上层人物纳入到朝廷命官的序列。(2分)
意义:初步改善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建置(管理体制),使之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①由“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中体现,②④可由“共同但区别的责任、联合国气候大会”中体现,“金砖四国”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整个题干也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的问题,③排除,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递合众国总统,由总统审批。倘若……该议院的议员以三分之二仍然通过法案,该法案成为法案。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有权缔约和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议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美国宪法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
(2) 请指出材料中两部宪法所反映的共同原则,并根据材料一中的美国宪法的内容来具体说明这种原则的内容。
(3) 两部宪法关于总统的权力的规定有何不同?请根据中国当时的情况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参考答案:(1)背景:美国独立后,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发展经济,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解决在一个大国建立共和制的问题。
(2)分权与制衡原则。分权原则:规定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属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制衡原则:国会通过的法案须由总统批准;总统任命官员须由国会批准;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的法案违宪。
(3)中华民国总统权力受到国务员的制约,而美国没有这一规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统权力受制约,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美国和中国的宪法进行考查。注意对两者异同的分析和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