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利匪浅
C.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说明贸易壁垒减少;“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说明世界贸易增长;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上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唐太宗
请回答:
(1)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大臣进行了一番争论。请根据材料一,将争论中出现的几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6分)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10分)
(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体现出的人格魅力。(2分)
参考答案:
(1)许多大臣(朝士)主张采取强行内迁的政策,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李百药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温彦博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6分)
(2)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作用: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0分)
(3)唐太宗在决策过程中善于纳谏,择善而从。(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共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是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②对国情认识不足?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3~1956年我国农村实行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丸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D.党中央正确总结苏联经验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误,当时已土改,封建土地制度已废除。C项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的认识。D项应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项为正确答案,合作化是集体化,目的是要解决小农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为根本推动力的是: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