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可知,海禁政策根源是由于“倭寇”,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中国农耕文明成就辉煌,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分析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 |
参考答案:
(1)基本特征:精耕细作。(2分)(言之成理给分)
(2)① 图11:制瓷业;图12:冶铁业。(2分)(言之成理给分)
② D。(2分)
③ 特点: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答出1点,即给2分)
(3)宋朝。(2分)(答“北宋”、“两宋时期”均给分)
(4)城市商业繁荣;形成专业性市场和手工作坊。(2分)(答出1点,即给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
A.浙江的青瓷
B.四川的白瓷
C.河南的“唐三彩”
D.江西的粉彩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这种思想建立在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②叶适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③这种思想反映了商人的利益与愿望 ④叶适思想对朝廷产生了巨大影响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题干中“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实际是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这中思想的出现,是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商人的利益。但是这种思想只是叶适个人的思想,对朝廷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朱熹的思想。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优势……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明人章悉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怕不克,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粟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材料二 明初山西的民风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省的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试”。
材料三 明代山西商人范世达“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材料四 “中国晋商多于各省设立汇兑庄,……每一字号岁盈不下数十万。”19世纪中期以后,洋商在通商口岸开设了很多银行,“晋商之利,稍为所夺……”。
--摘编自《晋商兴衰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晋商兴起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三说明山西的民风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参照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影响。(6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由此分析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地处交通要道,距边境较近,得到明朝政府一定的支持。(4分)
(2)士、民由尚农、尚学变为尚商;民风由淳朴变为奢靡。(4分)
(3) 一些钱庄、银号衰落,瓦解了中国通商口岸的自然经济,摧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入。(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4) 自然经济的限制;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列强的排挤,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缺少资金,封建社会得以维持。(6分)
本题解析:(1)晋商兴起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一中直接概括出来,即地处交通要道,距边境较近,得到明朝政府一定的支持。(2)对比材料二中“明初和明朝后期”文字内容便能得出士、民由尚农、尚学变为尚商;民风由淳朴变为奢靡。(3)归纳材料四文字内容不难得出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影响表现在:一些钱庄、银号衰落,瓦解了中国通商口岸的自然经济,摧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通商口岸的开放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即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入。(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自然经济的限制;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列强的排挤,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缺少资金,封建社会得以维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明治维新》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