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B.“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故答案选择C项。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荀子的思想观点;“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是韩非子的思想观点;“天人感应”理论是董仲舒提出的。A、B、D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朱熹及其理学,(1)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2)思想观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穷理的方法即“格物致知”,其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影响(当时+后世+国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故不可能出现在“1853年的《顺德县志》”。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该题叙述了各阶段农村干部的特性,其中包括了各阶段的政治、经济特点,B项说法最全面,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2年春运期间,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据悉,杨红权的送早餐行动一直持续到春节。杨红权这一举动最能体现哪种思想(?)
A.仁
B.仁政
C.兼爱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同等地关爱所有人,这种仁爱之举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A、B项“仁”和“仁政”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D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故选C。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B.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C.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D.卡尔 · 本茨发明了汽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